人工智能+

2025-08-28

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意见

人工智能+ 的解读与实践指南

一、核心方向定位:抓住"人工智能+"的三大浪潮

1. 成为"赋能者"(To B - 企业服务)

方向:利用后端开发优势为传统行业(工业/农业/服务业)提供AI解决方案
核心价值:实现"全要素智能化"
关键机会领域

  • 智能化研发工具
  • 工业软件创新
  • 供应链智能协同
  • 农业生产管理 技术需求:数据管道/模型服务/系统集成

2. 成为"创新者"(To C - 消费产品)

方向:开发智能原生消费级应用
核心价值:创造新消费场景
重点领域

  • 提效型/陪伴型应用
  • 智能助理/智能家居/智能穿戴
  • 认知和情感消费 优势特点:轻量启动/快速迭代

3. 成为"构建者"(To G & To B - 基础设施)

方向:建设AI生态基础能力
核心领域

  • MaaS(模型即服务)
  • AaaS(智能体即服务)
  • 数据标注与合成
  • 算力服务
  • 开源生态 技术焦点:后端开发核心战场

二、实践路径与行动方案

Phase 1: 精准定位与切入(0-6个月)

1. 细分赛道选择

  • 策略转变:将政策文件视为产品需求文档(PRD)
  • 关键技术词:智能体(Agent)/智能原生/人机协同/中试基地/数据标注/开源
  • 高优先级领域:教育/医疗/养老托育/文化创作/政务效率
  • 行动建议:选择1-2个技术匹配的细分方向(示例):
    • 中小制造企业供应链智能协同Agent
    • 基于AIGC的个性化儿童伴读应用

2. 商业模式

模式类型 特点 推荐指数
产品化(SaaS) 标准化可复制(如AI+财税工具) ★★★★★
项目制 定制开发(如智慧园区大脑) ★★☆☆☆
生态参与 加入开源/大平台生态 ★★★☆☆

Phase 2: 技术实现与迭代(6-18个月)

1. 技能升级路径

后端能力转型

  • 模型应用:API调用/Fine-tuning/部署
  • 数据工程:数据处理管道/标注/合成
  • 架构设计:Agent工作流/任务规划

关键技术栈

  • 开发框架:LangChain/LlamaIndex
  • 数据库:向量数据库(Chroma/Weaviate)

2. 政策红利利用

  • 资金支持:AI专项扶持/算力补贴
  • 测试平台:国家中试基地/行业共性平台
  • 开源策略:非核心模块开源提升影响力

Phase 3: 规模化发展(18个月+)

1. 竞争壁垒构建

  • 数据壁垒:垂直领域独家数据
  • 产品壁垒:深度工作流集成
  • 生态壁垒:与龙头企业战略合作

2. 合规要点

  • 数据隐私保护
  • 算法公平性
  • 系统可靠性
  • (合规可作为核心竞争力)

三、超级个体特别指南

1. 敏捷创业策略

  • 采用No-Code/Low-Code快速验证
  • 从最小可行产品(MVP)切入
  • 避免初期过度扩张

2. 资源整合方法

  • 技术链接:组合多模型/API解决方案
  • 资源链接:与行业专家知识互补
  • 政策链接:善用政策降低创业成本

3. 个人品牌建设

  • 技术博客输出
  • 开源项目贡献
  • 社交媒体运营

核心结论

聚焦如何用AI技术(特别是Agent和垂直模型)改造传统行业/创造新需求,并通过扎实的后端工程能力实现稳定规模化落地